百姓生活首页新闻中心百姓播报百姓心声智慧扬州百姓教育房产理财 电视直播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频道>教育资讯

扬州部分中小学多措并举为教师“减负”

2021-12-22 08:49:42

竹西中学在延时服务中开设社团课程。

12月2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减”工作实施以来,很多老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客观上增加了一些负担,要积极探索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面对“弹性上下班”,我市中小学教师有何期待?学校如何多措并举为老师“减负”?记者昨走进多所中小学进行了探访。

教育部:创造条件不让老师负担过重

针对为教师“减负”,吕玉刚表示,首先要按照编制把教师补充到位,其次要积极探索推行教师的弹性上下班;第三,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吸引一些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参与学校工作。“关于这一点,中央文件有明确规定,要依法依规来操作。”吕玉刚表示。

探访:我市部分中小学为教师“减负”

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我市不少中小学已采取一些措施为老师“减负”。

广陵区文峰小学校长赵政介绍,在征求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学校也灵活机动采用一些方法为老师“减负”,尽量让老师能早一点下班。

从“双减”落地起,竹西中学向有延时服务的老师当天上午或者中午上班可以比正常作息时间迟1个小时,保证大家的休息调整。

“‘双减’政策实施以后,教师工作量增加,所以从本学期起,对老师上下班的执行制度进行了人性化的调整。”竹西中学校长刘岚介绍,目前学校也在研究其他举措,比如设定副班主任,希望为工作量大、付出劳动更多的班主任减轻一些负担。

“执行‘双减’后,很多老师不谈条件、不提要求,希望让家长真切感受到‘双减’带来的效果。”刘岚表示,作为学校管理者,希望老师能有更好的环境,以更好地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老师:充满期待

“老师本来就很忙,‘双减’后,学生的一些家庭作业在校内完成,加上下午的延时托管,我的工作量大约增加了20%。”市区一小学三年级班主任说。

对于教育部释放的“弹性上下班”信号,我市中小学教师充满期待。“弹性上下班,心理感受可能会稍微放松些,能感受到社会对老师的关爱。”西区某小学四年级班主任丁老师说。

“除了教学,小学教师还要用一部分精力照看孩子。”汤汪小学校长许小军说,如果教师“弹性上下班”,语文数学外语几门学科,与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如何统筹,都是问题。

对于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吸引一些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参与学校工作,许小军介绍,学校前期已经有了相关尝试,聘请社会培训机构对学生进行舞蹈训练,“我们不向学生收费,但是学校能支付的经费有限。”

“我们教师一般早上8点到校,中午没有值班任务的11点30分下班,下午1点30分到校,晚上有课后服务的教师一般要到下午6点以后才能下班,原来下午4点50分左右就可以下班了。”许小军告诉记者,“双减”后对教师影响最大的就是晚上的放学时间,目前对学生提出“减负增效”,客观上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更高了。

【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