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首页新闻中心百姓播报百姓心声智慧扬州百姓教育房产理财 电视直播
当前位置首页->百姓播报->都市报道

扬州举重七人参赛 全部站上领奖台

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2-08-12 17:29:35 编辑: 于竹青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县杨杖子镇的边缘,有一条小山沟。大约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曾是一处兵工厂,而如今,这里则是扬州市体校举重队的训练基地。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县杨杖子镇的边缘,有一条小山沟。大约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曾是一处兵工厂,而如今,这里则是扬州市体校举重队的训练基地。

六七年前,扬州市体校副校长张友才来到这里为举重基地选址时,被这里的破落景象惊呆了。“怎么形容呢?就是如果在这里拍一部战争片,场景都不需要重新布置!”

然而,就是在这条破败的山沟里训练了四年的扬州举重队,却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的举重比赛中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总共七名队员参赛,结果7名队员全部都获得了奖牌,拿到了3金2银2铜的成绩!

曾经的传统优势项目选不到人了

举重项目曾经也是扬州业训的一个传统优势项目,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当时还隶属于扬州的泰州运动员周培顺仅仅因为体重比曾国强重了一点点,而错失中国举重的首枚奥运金牌,但银牌依然是扬州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了首枚奖牌。而周培顺的得意弟子、由扬州市体校培养的运动员袁爱军则三次获得全运会金牌,随后这个出生于泰州的大力士又在2007年拿到了举重世锦赛的冠军,成为了扬州体育史上的第九位世界冠。

然而,随着扬州和泰州的分治,失去泰州这个重要的举重后备人才的输送基地后,扬州的举重也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下滑趋势在2014年的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达到了极点,当届省运会扬州举重颗粒无收,队伍也是青黄不接,处于半瘫痪状态。

“主要还是举重这个项目在扬州本地已经很难选到人了,而东北的一些好苗子因为年龄小,家长又不放心让孩子来扬州训练。”张友才说,为了延续举重这个曾经的扬州传统优势业训项目的生命力,借助扬州承办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的契机,他和时任扬州市体校校长的马毅来到了中国重竞技项目开展相对较好的辽宁。

最终,经过一翻找寻,他们找到了位于大山里面的杨杖子镇。在镇子的最边缘,是一条山沟,一条名为青龙河的小溪从沟中流过,小溪的旁边有两排破旧的民房,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曾是一处兵工厂。

赶农村大集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当时我们也考虑举重训练要耐得住寂寞,而这条山沟地处偏僻,反而能让孩子们可以静心训练。”张友才说,于是扬州市体校的举重训练基地就在这个“拍战争片都不需要重新布景”的破落小山沟里成立了。

从2016年开始,扬州市体校的举重教练陈鹏就来到了这里。基地建立之初,就是把两排民房简单修葺了一下,“能训练,能住人就行了。”陈鹏说,东北的夏天不热,很适合夏训,但是到了冬天,可不是一般的冷。“冬天训练,队员也得穿举重服训练,很单薄,为了给室内保温,每到冬天,我们都要在屋子的窗户上蒙上一层厚厚的塑料布,然后锅炉是24小时都开着,这样才能保证训练房的温度不至于太低。”

条件简陋还能克服,对于陈鹏和队员们来说,在这个山沟里训练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寂寞。虽然陈鹏就是东北人,但是家却早已安在了扬州,此番重回东北倒有些“背井离乡”的意味。“老婆孩子都在扬州,只有我一个人在这个山沟里忙训练,一年也不能回扬州几天。”陈鹏说,直到2018年扬州省运会之后,他的弟子马金龙来到这个基地成为了他的助理教练,才总算有了一个伴儿。

而远离了城市喧嚣的山沟,虽然距离杨杖子镇很近,但这个小镇如今也是人烟稀少,整个镇子只有一条街,这条街也是镇子上最热闹的地方,每隔五天,镇子周边的老百姓会聚集到这条街上赶一次大集,而这也是扬州举重队孩子们最期盼的时刻,“训练之余,孩子们可以到集上买点零食。”陈鹏说,赶大集几乎就是扬州举重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这个山沟里最大的娱乐了。

蜗居小山沟四年的苦没有白吃

不过,远离扬州,远离繁华的环境对于举重训练而言也是有很大好处的。首先就是解决了选才问题。“由于我们这个基地在东北,因此在当地选才很方便。”陈鹏说,目前扬州举重队的大部分队员都来自东三省,还有部分来自湖南和广西,“这些地方都是中国举重群众基础和业训基础最好的地方,所以选才好选。而且都是能够吃苦耐劳的好队员。”

这些从东北、湖南、广西等地选出来的好苗子不仅满足的举重队的选才需要,甚至还为其他运动队“跨项选才”提供了可能。“我们体校几个重竞技的项目都有从这个基地输送来的苗子。”张友才说。

而封闭的环境更是让所有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只能一门心思扑在训练上。“这几年,队伍几乎没怎么放过假,所有队员除了到镇上赶集和上午到镇子上的学校上文化课外,其他时间都在训练。”陈鹏说,因为备战省运会,今年春节队伍都没有放假,“我们所有人都已经一年多没回家了,一直都在这个山沟沟里憋着,就是希望能在省运会上证明一下自己。”

付出总有回报,蜗居东北小山沟里四年,耐得住寂寞的扬州举重队也在本届省运会上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总共7名运动员参赛,7人全部都站上了领奖台,其中麻薇、彭婷婷和李秀彬更是为扬州代表团拿到了3枚金牌。

不过,随着举重项目无缘奥运会,曾经“距离奥运金牌最近”的扬州举重也再次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还是希望这个扬州的举重基地能够保留,毕竟举重曾经是扬州的传统优势项目。”张友才说。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