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5-10-13 16:49:50 编辑: 周嘉
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如何正确洗手,洗手应该注意哪些误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管理处柳沁元提醒,在日常手卫生中易踩这些“认知误区”,大家注意避开错误操作,正确洗手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步骤。
不好好洗手这些疾病很容易感染上
柳沁元提醒,手卫生对普通人群也很重要。日常接触户外不明环境或高频接触物体后,及时洗手可有效减少接触传播风险,像手足口病、流感、轮状病毒等常见疾病,都可能通过手部接触传播,尤其需要青少年、老年人等易感人群重视。
一些公共场所的扶手、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往往成为病菌传播的“温床”。柳沁元强调,即使没有明显脏污,双手也可能沾染大量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传染病高发期,保持手部清洁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来说,忽视手卫生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因此,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健康的尊重。
关于洗手这些都是误区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洗手误区。
误区一:秋冬洗手也需完成“洗手腕”步骤?
并非如此。不少人牢记“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认为每一步都缺一不可,秋冬穿厚衣服时,会特意拉开袖口搓洗手腕。对此,柳沁元解释,第七步“洗手腕”并非强制要求:“穿短袖时手腕裸露,可正常清洗;但秋冬衣物较厚,若袖口已遮盖手腕,只要能确保手部(手掌、手背、指缝、指尖等关键部位)完整露出并清洗干净,就无需特意拉扯衣服洗手腕,避免因暴露受凉。”
误区二:免洗手消毒液可替代洗手液?
并非如此。如今很多家庭常备免洗手消毒液,部分人会将其当作普通洗手液使用,涂抹后立即用水冲掉。柳沁元强调,这是典型的使用误区:“免洗手消毒液的‘免洗’是核心,需让消毒液在手部自然干燥,通过足够的停留时间发挥杀菌作用。若提前冲洗,会导致消毒成分未充分起效,相当于白做了手部消毒。”
误区三:常规洗手液可稀释使用?
并不可以。有些人为了“节省”,会将瓶装洗手液加水稀释后使用,认为“浓度高低不影响清洁”。柳沁元指出,这种做法可能让洗手失去意义:“除泡腾片、浓缩液等明确标注需按说明书制备的类型外,常规洗手液均为即开即用的标准浓度,擅自稀释会降低有效成分含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清洁消毒效果。”
柳沁元提醒,除了避开这些误区,爱做美甲的女性还需注意,指甲缝是细菌藏匿的“重灾区”,洗手时要在“立”步(指尖搓洗)格外用力,确保指甲内部清洁到位。洗手前,还需摘除手部所有饰物,避免清洗时残留污垢或损坏饰物,并适度修剪指甲。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