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5-10-09 15:13:16 编辑: 周嘉
昨天“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扬州市名中医、宝应县氾水中心卫生院主任中医师陈长春表示,在扬州一带,有不少与寒露有关的民谚,提醒人们穿衣、饮食、作息的注意事项。
起居:“寒露脚不露”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陈长春说,这句谚语强调寒露时节保暖的重要性,尤其需重点保护足部。寒露时气温下降明显,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体质偏弱、阳气偏虚的人群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之所以“脚不露”,是因为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且脚部的脂肪层较薄。当脚部受凉后,身体抵抗力会随之下降,还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陈长春建议,这时“秋冻”要适度,老人、儿童及体弱者不宜强求“冻”,早晚要及时添衣,注意保暖。“睡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老年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的负担。”
陈长春提醒,寒露节气时气温下降明显,随着气温下降和空气变得干燥,感冒病毒的致病力也开始增强,人很容易感冒。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是预防感冒的有效措施之一。
饮食:“寒露吃三白,秋冬病不来”
陈长春介绍,这里的“三白”是山药、梨、银耳三种秋季当令食物。秋季特点是“凉燥”,凉燥侵犯人体,尤其容易损伤肺脏,出现喉咙干痒,干咳少痰等呼吸道症状。此外,由于阳减阴增的季节变化,也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陈长春建议,此时,人们在饮食上选用性平偏温、养阴润燥、益胃生津功效的食材,如芝麻、核桃、山药、红枣、莲子、百合等,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等增强体质。而上述的“三白”更是润燥佳品,山药可以健脾养胃,改善秋燥;梨可以润肺止咳,缓解口干;银耳可以滋阴润燥,增强免疫力。而另一则谚语“寒露土中宝”,也提醒人们此时要多食根茎类食物,比如红薯有补中益气功效,萝卜有消食化痰功效,莲藕则有清热润燥功效。
陈长春提醒,秋季天气干燥,人体易失水,市民们记得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也可适当饮用蜂蜜水润肺通便,另外还要少吃寒凉食物。
作息:“寒露忌五久,活到九十九”
这句谚语,有的地方则表述为“寒露忌五事,不用杏林方”。记者了解到,“五久”,除了忌上述提到的“久露脚踝”“久食寒凉”,还要忌“久坐伤脾”“久卧耗气”“久视伤肝”。
其中“久坐伤脾”“久卧耗气”,陈长春表示,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整作息,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他建议,市民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不要久坐,要坚持锻炼,如散步、爬山、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以调养肺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陈长春说,此时秋高气爽,不少市民喜欢去户外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运动过于激烈,以免过度消耗体力,伤及身体。至于“久视伤肝”,陈长春表示,更多的是“久熬夜”,寒露之后要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顺应阳气收敛,增强免疫力。 通讯员 潘爱民 记者 张庆萍
【中医推荐寒露食方】
■大枣百合莲子粥
【原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肉20克,银杏6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香菇冬瓜球
【原料】香菇、鸡汤、淀粉适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盐、姜、味精、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水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用;姜洗净切丝;将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功效】补益肠胃,生津除烦。
■薏仁米炖猪蹄
【原料】薏仁米200克,猪蹄两对,料酒、姜、葱、盐等适量。
【做法】将猪蹄洗净开边,与薏仁同放入锅内,加入少量水、料酒、姜、盐等,先用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慢煮两个小时左右,猪蹄烂熟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去湿消肿。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