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5-07-03 16:53:06 编辑: 周嘉
高温天的“烧烤模式”对户外工作者以及老年人群是一大挑战。昨天,苏北人民医院连续接诊3位中暑患者,其中一位80岁老人外出买药因中暑昏迷倒在路边。经过救治,医生诊断老人是热射病。急诊医生提醒,我市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极易发生高温中暑,市民如有不适的症状,休息后没有缓解,请及时就医治疗。
“病人来的时候是深度昏迷状态。”苏北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生王薛洁介绍,这位老人外出突然倒在路边,路人拨打120将其送至医院。老人体温已飙升至惊人的40.3℃,呼吸急促达每分钟40—50次,心率高达150次以上。并且,老人短裤以下皮肤大片发红,局部鼓起水疱,甚至出现破溃,呈现灼伤状态。
急诊团队迅速行动,物理降温、快速补液、扩容支持……一系列抢救措施争分夺秒展开。在急诊室,老人的意识状态有所好转。王薛洁诊断,这是典型的重度中暑,即死亡率极高的热射病。
据苏北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耿平介绍,7月2日当天,该院急诊科已收治了3例中暑患者。
耿平介绍,体温调节高度依赖汗液蒸发散热。一旦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汗液无法有效蒸发,热量便在体内积聚。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与重症中暑三个阶段。先兆中暑时,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乏力等症状;若未及时干预,病情易进展为轻症中暑,此时体温升至38℃以上,伴随面色潮红、恶心呕吐等表现。最危险的是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最为凶险,患者体温超过40℃,并伴有意识障碍,极有可能迅速引发多器官衰竭。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
耿平强调,防范重于救治。对于必须穿着防护服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控风险,最大限度缩短持续穿着作业时间;作业环境需有效控温;务必避开每日户外高温时段;大量、规律饮水,补充流失水分。他提醒,防护服本身阻碍体表散热,高温下应首选宽松、浅色、透气的衣物。
对于老年人群体,耿平呼吁务必重视降温,空调是最有效方式,仅靠电风扇难以对抗极端高温;老年人切莫为节省电费而置自身于险境,尤其子女不在身边时更需主动降温避免意外发生。
一旦发现中暑迹象,降温必须争分夺秒。医生建议,需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调房或阴凉处;用毛巾包裹冰块,置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可用温水(非冰水)擦拭全身,促进散热,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