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5-06-05 15:01:01 编辑: 周嘉
6月3日,随着高邮市甘垛镇横铁村申请的5座“放水闸”电气化改造项目完成装表接电,高邮农村地区已有200多座“放水闸”由原来的传统人工操作改为电气化操作,防汛抗旱响应效率显著提升。
甘垛镇地势低洼,历来是防汛抗旱的关键区域,同时也是高邮农业及水产养殖重镇,辖区内耕地面积10.5万亩左右。上世纪90年代,该镇村庄在一些内河与外河的交界处建起了100多座闸门,俗称“放水闸”,主要在每年6月至9月的汛期或旱期启用,平时正常开启,汛期关闭闸门,将高水位的内河水排向外河,以保障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遇到旱期,也关闭闸门,通过抽水泵将外河水倒排到内河,以保障庄稼的灌溉用水。
“放水闸”的闸门比较重,一个闸门通常在3至5吨左右,长期依赖4人协作的滑轮起吊。“最快也要1个多小时,才能将闸门吊下来,费时又费力,还影响防汛抗旱。”甘垛镇副镇长陈金松介绍,近几年,随着高邮地区的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升级,电力线路的电源点基本覆盖了200多座“放水闸”。甘垛供电所开辟了绿色通道加速办电,让“放水闸”的操纵装置快速用上电。
“现在按动按钮,仅要10分钟,就能完成闸门的起吊,应对极端天气的底气更足了!”陈金松说。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