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5-05-19 10:02:35 编辑: 周嘉
昨天中午,记者在江都区江家桥路江都区第三中学东侧一家小饭馆就餐。正值就餐高峰期,干净整洁的环境、淳朴热情的笑容,宁静的就餐环境,让人瞬间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小饭馆店名叫“无声小吃”,原来,这家店的三名店员都是聋哑人。
“他家菜烧得真好吃!老板还经常‘问’我们喜欢吃什么,不断调整菜谱!”虽然听不到客人的声音,但看到客人竖起的大拇指,老板娘陈坚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无声小吃”的三位合伙人陈坚、徐兆鑫和徐刚,都是聋哑人,他们曾在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度过少年时代。毕业后,陈坚到南京学了一手好厨艺,成为一名厨师,并与徐兆鑫结为夫妻。她慢慢教会了丈夫做菜。2016年,夫妻俩决定创业,开一家小饭店。人手不够,他们想到了老同学徐刚。三人一拍即合,很快选址、装修、采购厨具……“无声小吃”正式开张。
然而,开业之初,困难重重。顾客进店喊两声无人应答,或者沟通几句后不耐烦离去,是常有的事。面对困境,他们没有退缩。他们及时调整店内布局,在显眼位置写上情况说明,安排一个能看到多数顾客的工位,准备多本便签用于沟通。同时,他们努力钻研厨艺,调整菜谱,力求物美价廉。慢慢地,老顾客多了起来,不少顾客还在便签上写下赞美的话语,他们视若珍宝,将这些便签张贴在墙壁上。
渐渐地,“无声小吃”声名远扬。他们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感动了无数顾客,老客带新客,生意越来越红火。面对不断增长的营业额,陈坚时刻提醒两位合伙人:不能飘,不能卖名气,要更注重品质!每天清晨,陈坚都会跑两三家菜场,精心挑选新鲜食材;徐兆鑫和徐刚在食材清洗、后厨保洁等工作上,一丝不苟。他们还紧跟时代,熟练掌握了手机操作,及时接入外卖平台,外卖销售额也十分可观。
2020年,生意越来越好,“无声小吃”扩大了店面,就近搬迁。陈坚“告诉”记者,生意的好转离不开他们自己的努力,但更多的是好心市民的关照。
在“无声小吃”,温情故事不断上演。饭点时,店里忙碌起来,点餐环节比其他饭店繁琐,沟通需要更多时间,吧台前常常排起长队。左右邻居看到后,会主动过来帮忙点单;看到三位聋哑人忙得满头大汗,也有慷慨的食客不等找零就匆匆离去……
感受到大家的温暖,“无声小吃”也用他们的方式回报社会:附近的环卫工来吃饭,他们坚持免单;困境人士路过,他们会贴心地送上一份盒饭;放学的孩子等不到家长,他们会让孩子进店,还悄悄打开空调……
“这些年,我们的小饭店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我们也在努力提升厨艺,改善菜品。最近,饭店将乔迁新址,希望大家继续支持!用力活着,就一定会有美好的人生!我们一起加油!”陈坚熟练地比画着手语,“诉说”着她的人生规划,眼神温柔而坚定,笑意盈盈的双眸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