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首页新闻中心百姓播报百姓心声智慧扬州百姓教育房产理财 电视直播
当前位置公共部分->百姓播报头条

“姐妹花”千里奔赴来扬拜师学艺

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5-05-16 14:48:16 编辑: 周嘉

昨天上午,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摹花手作空间”工作室里,在一群游客的围观下,80后河北女子、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崔芳凝正专注地捏制通草花瓣。这位北方姑娘用细腻匠心,让始于盛唐的通草花制作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成为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亮眼样本。

昨天上午,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摹花手作空间”工作室里,在一群游客的围观下,80后河北女子、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崔芳凝正专注地捏制通草花瓣。这位北方姑娘用细腻匠心,让始于盛唐的通草花制作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成为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亮眼样本。

千里拜师

从植物保护到非遗传承的跨界

崔芳凝自小对手工技艺怀有浓厚兴趣。大学攻读植物保护专业期间,她通过纸艺花卉兼职偶然接触到通草花,从此埋下传承种子。2018年,当得知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戴春富公开免费收徒时,她毅然从当时的工作地北京奔赴扬州拜师,开启了学艺生涯。

“学艺先学菊,菊花制作是基本功。”崔芳凝回忆,初期每天重复捏制菊花花瓣、拼装造型,看似枯燥的工序却练就了扎实功底。学艺期间,她还经营一家网店,售卖手工热缩发饰,创新性地将通草花元素融入设计,吸引了众多古风爱好者关注。

2020年,师妹陈紫薇因网购发饰发现“免费拜师”信息,追随其脚步成为戴春富弟子,一对“非遗姐妹花”的传承故事由此展开。

创新破圈

构建“非遗+”立体传承模式

2022年,崔芳凝与陈紫薇在仁丰里街区创立“摹花手作空间”,将盛唐流传的通草花技艺注入现代创意。面对非遗传承与市场化难题,这对“非遗姐妹花”创新开发通草花首饰系列,从蝴蝶发簪到茉莉胸针,让唐宋风雅跃然现代配饰。

崔芳凝沉浸在通草花制作中。

崔芳凝说,她们还针对年轻群体推出微缩盆景艺术,搭配玻璃罩与人物摆件,打造诗意“掌上花园”。这种“非遗+”模式成效显著: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超300人次,胸针、微盆景成为热门伴手礼,本地居民购买率持续上升。

通过“技艺传承+文创开发+体验经济”的立体模式,崔芳凝团队成功实现传统非遗的当代转化,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路径。

匠心淬炼

让古老技艺对话现代生活

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崔芳凝以“与时间、材料、心性对话”的匠心坚守技艺。她的参赛作品《石韵秋芳》(2024年“艺博杯”金奖)融合中国画技法、扬派盆景造型与现代小清新风格,通过捏制、刻画、塑形等工序,精准呈现花卉的婀娜姿态。“每片花瓣的薄厚、形态以及顽石的捏造雕琢都需手工把控制作,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温度。”崔芳凝说。

除了技术精进,崔芳凝积极拓展非遗传播场景:担任北京新东方外国语学校、扬州树人学校等非遗课程主讲,走进社区、景区、校区开展公益性展演,参与汉服文化活动,推动通草花融入现代生活。其作品玻璃罩摆件、相框、发饰等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国潮”单品。

从北方到江南,崔芳凝用10余年时间完成从“非遗学徒”到“传承标杆”的蜕变。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逐梦历程,更展现了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寻找破局点的智慧——以创新为笔,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画卷中续写新篇。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