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首页新闻中心百姓播报百姓心声智慧扬州百姓教育房产理财 电视直播
当前位置公共部分->百姓播报头条

首次本地采集 扬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5-05-13 17:06:28 编辑: 周嘉

昨天中午十二点半,扬大学生孙嘉瑞在苏北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顺利完成捐献,共采集了23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未谋面的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

昨天中午十二点半,扬大学生孙嘉瑞在苏北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顺利完成捐献,共采集了23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未谋面的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作为扬州市第8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市首例在本地完成采集的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孙嘉瑞的善举标志着我市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本地采集工作实现“零的突破”。

231毫升

一份特殊的“毕业礼”

1998年出生的孙嘉瑞是扬州大学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同时也是一名海军退役士兵。2017年,刚踏入扬州大学校门的他在红十字会宣传活动中第一次献血,并毫不犹豫地加入中华骨髓库。此后,公益成为他生活的底色:赴河南、贵州、青海支教,在贫困山区点亮知识的火种;发表5篇学术论文,用科研为社会贡献力量;参军入伍,服役期间荣获“四有”优秀士兵称号,用热血书写青春。

“初配成功了!”今年3月,一通来自扬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让他心跳加速。没有犹豫,他当即答应捐献。为了确保身体状态最佳,他每天清晨6点跑步5公里,即使学业繁忙也从未间断。“在部队时,我们常说‘若有战,召必回’,现在患者需要我,这就是我的‘战场’。”孙嘉瑞语气坚定说。

起初,父母担心捐献影响健康,孙嘉瑞默默收集医学资料,一遍遍解释:“这不是抽骨髓,就像献血一样安全。”最终,科学数据和儿子的执着打动了父母。

5月7日,孙嘉瑞入住苏北人民医院。接下来的4天里,他每天注射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12日上午八点,采集正式开始。血细胞分离机的嗡鸣声中,鲜红的血液从右臂流出,经过分离提取干细胞后,又从左臂缓缓输回体内。

4个半小时后,231毫升“生命种子”被装入特制运输箱,由专人火速送往患者所在医院。

“这是我一生难忘的‘毕业礼’,作为退役军人和扬大学子,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去延续生命、传递荣光,意义非凡!”孙嘉瑞笑着说。

从0到1

一座城市的爱心“突围”

孙嘉瑞的捐献,不仅是个人的壮举,更是扬州市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里程碑式的突破。

“过去,捐献者必须奔波到南京、泰州等地采集,可能时间和成本会有所增加。”扬州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王齐介绍,而如今,苏北人民医院正式成为全市首个定点采集医院,实现了本地采集,有利于我市医院血液采集技术的提升,同时也方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服务,更方便捐献者。

从病房改造到医护培训,从营养餐定制到心理疏导,医院倾尽全力为捐献志愿者打造“一站式”服务。苏北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孙梅介绍,这是一次爱心与专业的“双向奔赴”。医院2017年就取得了中华骨髓库采集资质后,今年首次主动对接本地捐献工作。为提升志愿者体验,医院提前优化流程,确保安全高效。“从专业技术来说,我们的干细胞采集技术非常成熟,常年常规开展。为了给志愿者提供更好的休息环境,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我们也重新布置了房间,让捐献者感到被尊重、被呵护。”

自2002年启动捐献工作以来,扬州已累计入库志愿者13845人,成功捐献84例。更令人瞩目的是,扬州在全省率先将造血干细胞捐献纳入见义勇为表彰体系。“我们要让好人有好报,让爱心成为风尚。”扬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郑福源表示。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