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首页百姓播报百姓心声智慧扬州百姓教育房产理财 电视直播
当前位置公共部分->百姓播报头条

@球迷 世界杯期间请收好这份“防诈指南”

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2-11-30 17:21:32 编辑: 周嘉

让球迷们翘首以盼的世界杯已经开始,有关于世界杯的话题也成为市民讨论的焦点。但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要谨防诈骗分子“蹭热度”,打着各式各样的幌子实施诈骗。记者从警方了解到,目前扬州已有球迷上当受骗。

让球迷们翘首以盼的世界杯已经开始,有关于世界杯的话题也成为市民讨论的焦点。但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要谨防诈骗分子“蹭热度”,打着各式各样的幌子实施诈骗。记者从警方了解到,目前扬州已有球迷上当受骗。

网络“赌球” 男子被骗20余万元

从外地来扬打工的小陈(化名)是一个球迷。最近一段时间,世界杯如火如荼进行,小陈也十分关注赛事动向。不久前,他突然收到一个陌生短信,称有一个“赌球平台”,返点高,赔率大。心动的他随即通过这条短信下载了一个App,并按照要求注册了会员。此时,客服很热情地对他进行了引导,称如果要投注,需要有“投注资格”。而获取投资资格的方式很简单:充值。另外,客服还表示,充值后,除了投注外,小陈还可以采用推广的方式获得不菲的返利。

被客服描述的“轻轻松松赚钱”的情景所诱惑,小陈先后充值了1万元。但充值后,他却在提现时发现自己的账户被冻结了。心急如焚的他赶紧找到客服。“当时客服说我操作不当,违规了,还得再交钱才能解冻。”小陈说,当时的他被客服说得稀里糊涂,不仅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如实登记了自己的身份证、住址、银行卡密码,还进行了人脸识别。等做完这些后,让他后悔不已的一幕发生了:手机突然自动操作了起来,不停地进行转账、收款操作。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是上当受骗了,随即报警求助。

扬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介入后发现,所谓的“客服”发给小陈的链接内含有木马病毒,能远程控制手机。而小陈此前填写的个人信息也被诈骗分子利用,在各个网贷平台上进行了贷款,累计转走了20多万元。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世界杯期间

收好这份“防诈指南”

“双11”期间打着“购物”的幌子实施诈骗,春节期间借着“发红包”的名义设下圈套。诈骗分子们为了得手,往往会“蹭热度”。为此,邗江警方特地根据往年世界杯期间多发的集中诈骗类型,总结出了一套“世界杯防诈指南”,希望市民们能引以为戒,避免上当受骗。

类型一:预测结果类诈骗。这是一种与网络赌球相关联的诈骗手段。不法分子会向公众发送“百分百准确预测球赛结果”的短信,并表示仅收取用户预测费,即可代为投注。但当用户跟随其预测的结果豪掷下注后,却可能输个片甲不留。

类型二:中奖类诈骗。在世界杯期间,不法分子会实现群发短信,称受害人已获奖。一旦受害人与他们联系想“兑奖”时,诈骗分子便会以需要交纳保证金、手续费等借口,要求受害人汇款。实际上,受害人汇出第一笔款项后,接下来还会有各种各样明目的“费用”,等他们投入大笔资金,发现上当受骗后,骗子便会将受害人拉黑。

类型三:销售周边类诈骗。随着世界杯的来临,各种打着售卖世界杯周边旗号的“微商”“二手店铺”也开始增多,此时,如果不注意甄别,很有可能便会上当受骗。有些是用盗版冒充正品,骗取高额收购款,有些则干脆在收到货款后立即拉黑买家。

警方提醒

陌生链接勿随意点击

对此,警方提醒广大球迷,要理性观看世界杯,网络赌博违法,不要在网上赌球,以免血本无归。如收到陌生短信,应特别留心,切勿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以免落入诈骗陷阱。在购买周边产品时,应选择官方购物平台,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如发现被骗,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报警求助。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