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5-03-19 09:52:56 编辑: 周嘉
卡手、卡脚、卡全身,被洗衣机、玩具、长凳卡……儿童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世界,家长一不留神,他们就可能上演“花式被卡”。近日,消防部门成功解救了一名被瓶盖卡住的孩子,也借此提醒广大家长:加强看护,如发现孩子被卡,可以这样做。
孩子手指被瓶盖“卡”住,家长求助消防员
“我家孩子的手被卡住了!”近日,扬州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一名孩童手指被卡,急需帮助。接警后,金桥路专职消防救援站内消防员迅速展开救援。
现场发现,“卡”住孩子的竟然是一个瓶盖。此时,孩子的左手食指部位被死死卡在盖子上的孔洞中,已有些肿胀。消防员观察后认为,卡住孩子手指的孔洞太小,如果硬拔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遂决定使用破拆工具对瓶盖进行处理。最终,在消防员多种工具齐下的努力下,瓶盖被成功剪开,手指被顺利“解救”。因处理及时,孩子的手指并无大碍。
面对消防员,被“卡”孩子的家人既有些心疼又有些哭笑不得。他们表示,孩子平时比较调皮,他在玩耍时出于好奇将手伸进了瓶盖里,却不慎被卡住。等孩子的奶奶发现时,手指已经有些肿胀,更不好拔出来了。一开始,他们还尝试自行处理,将盖子的前半部分剪掉后,却发现后半部分较厚无法处理,这才请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看看这些“花式被卡”案例
手指被小小的瓶盖卡住,最终只能向消防部门求助。这样的情况,在别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消防员眼中,却已是“家常便饭”。卡手、卡脚、卡全身……孩子们生性好奇,看到孔、洞之类的东西都喜欢去探索,也因此上演了各种“花式被卡”的场景。
去年4月,扬州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求助,称某中学有一学生在玩耍时将手伸进了课桌内的小洞,不慎被卡,无法脱困。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使用破拆工具拆卸切割课桌,帮助该名学生脱困。
去年2月,高邮一学校内,一名上二年级的小女孩在课间玩耍时,将左手无名指伸入长条凳的圆形孔洞中,不慎被卡。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使用小型液压扩张器逐步扩大缝隙,经过约15分钟努力,成功帮助小女孩脱困。
2022年11月,江都区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该区宜陵镇南陵路有小孩因贪玩将头伸进护栏的空隙,不慎被卡。接警后江都区119指挥中心立即调派消防救援力量前往现场,发现小男孩正面朝下趴在地上,头部被卡在护栏空隙里无法缩回。经十分钟的紧张救援,小男孩被成功救出。
2021年9月,一男孩因一时好奇,趁大人不注意钻到了洗衣机里,被卡在其中。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场后发现,男孩的腿和屁股叠在一起,紧贴着洗衣桶,几乎没有活动空间。在尝试徒手将其拉出未果后,他们对洗衣机顶部进行破拆,扩大了救援空间,这才将男孩救出。
家长应加强看护,万一被“卡”可这样做
消防部门提醒:家长要加强看护,尽量把家中危险物品、不适合孩子玩耍的物品放在高处或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带有小孔洞的玩具;外出时应随时关注孩子的动向,乘坐电梯、骑电动车时更是要特别留心。此外,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教育孩子在家中不要攀缘登高,更不要在阳台、窗口或楼梯口玩耍。
从以往的案例来看,护栏、阳台防盗窗、汽车窗、沙发缝隙、椅子扶手等是“卡头”的“高发区”;课桌上的小孔、玩具上的洞、瓶口、螺丝帽、钥匙环等,是“卡手指”的“重灾区”;自行车车轮、蹲式坐便器、扶梯、旋转门等,则更容易卡住孩子们的脚。
如发生被卡事件,家长要保持冷静,切勿鲁莽行事,生拉硬拽,以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可尝试涂抹肥皂水、润滑剂或者油类物质,进行润滑后再取出,尽可能减少对肢体的伤害。如无法帮助孩子顺利脱困,可拨打119或110求助。
来源:扬州网